歡迎訪問寶雞市人民醫院官網!
2025年10月15日,是第18個 “全球洗手日”,主題是 “做一名洗手英雄”。別小看 “洗手” 這個簡單動作 —— 它是守護健康的第一道防線,也是最經濟、最有效的防病辦法。世界衛生組織早就把5月5日定為 “世界手衛生日”,兩大節日接力呼吁:讓 “好好洗手” 成為每個人的自覺習慣!
“洗手” 能當 “英雄”?數據太直觀!
我們的手每天要摸門把手、電梯按鈕、手機屏幕…… 這些都是微生物的 “集散地”,一只手上能附著數十萬個細菌!而正確洗手,能實實在在 “擋” 住疾?。喝蛎磕暧谐?120 萬 5 歲以下兒童因腹瀉、肺炎離世,70% 可通過正確洗手避免;中國疾控中心 2024 年數據顯示,學校幼托機構 48% 的急性胃腸炎聚集疫情,首例病例都沒做到規范洗手;科學研究證實:流動水 + 肥皂洗手,能讓腸道傳染病發病率降低40% 以上,呼吸道傳染病降低 25%,疫情期間感染風險直接降低30%-50%;家里有人生病?其他人加強洗手,患病風險降低 60% 以上;尤其是在醫院,手是感染最主要的傳播途徑,做好手衛生,就是在 “切斷” 病原菌的擴散路。
“洗手英雄” 怎么當?先搞懂 “何時洗”
不同場景有不同的 “洗手關鍵期”,記準這些時間點,才算合格的 “英雄”:
醫務人員:牢記 “兩前三后”,把好 5 道關:
兩前:接觸患者前、做清潔無菌操作前;
三后:接觸患者后、碰過血液 / 體液后、觸摸完患者周圍環境 / 物品后。
普通民眾:這 10 個時刻必須洗
進食相關:準備食物前、吃飯前、摸過生肉 / 雞蛋后;
接觸特殊人群:照顧病人前后、抱嬰幼兒前;
外出歸來:從外面回家后、碰過公共設施(電梯按鈕、門把手等)后;
身體防護:咳嗽 / 打噴嚏后、用手摸眼口鼻前后;
處理污物:接觸污染物品后、碰過排泄物后。
“七步洗手法”:解鎖 “英雄級” 洗手技能
光洗不夠,得 “洗對”!記住 “內、外、夾、弓、大、立、腕” 七步,才能全面清潔手部:
內:掌心相對,手指并攏,相互揉搓;
外:手心對手背,沿指縫交叉揉搓;
夾: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指縫,來回搓;
弓:彎曲手指關節,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搓;
大:握住大拇指,在掌心旋轉揉搓;
立:五指并攏,指尖在掌心旋轉搓;
腕:一手握住另一手腕,旋轉式揉搓。

關鍵細節別漏:
揉搓時間至少 15 秒(可以唱兩遍《生日快樂歌》計時);指縫、指尖、手腕、虎口這些“死角”一定要搓到;必須用流動水沖洗,別用盆水(容易二次污染);擦干優先選一次性紙巾,用毛巾的話要保證清潔干燥、一人一用。
3 個 “洗手誤區” 快避開!別讓努力白費
不少人覺得 “洗了就行”,其實踩了坑也白搭,這些錯誤趕緊改:
誤區 1:只用清水洗手
清水沖不掉油脂和頑固病原菌!必須用肥皂或洗手液,靠機械摩擦 + 化學作用把細菌 “帶走”。
誤區 2:過度依賴免洗洗手液
免洗產品(含酒精款)只能臨時救急,不能替代 “肥皂 + 流動水”!尤其是手上有明顯污漬時,免洗效果差,還是得用流動水認真洗。
誤區 3:洗手時間不夠 15 秒
搓揉時間短,清潔效果直接打折扣!記住 “唱兩遍生日歌” 的小技巧,保證洗手時間。
最后:洗手,不只是習慣,更是責任
醫院里,醫護人員通過分層培訓、場景化宣傳(LED 屏播視頻、病房貼七步洗手法圖)、手衛生日有獎問答,把 “規范洗手” 融入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能當 “洗手英雄”—— 從自己認真洗手開始,提醒家人、帶動身邊人,讓 “清潔雙手” 成為家庭、學校、社區的共同習慣。
一雙干凈的手,能阻斷一次感染,守護一個生命,兌現一份健康承諾。“人人洗手,健康永久”,今天就開始做 “洗手英雄”,用最簡單的動作,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駕護航吧!
地址:寶雞市經二路新華巷24號 電話:0917-3272497 Email:bjsrmyydb@163.com
乘坐車次: 北門:4路、5路、6路、7路、8路、9路、10路、17路、36路 南門:33路、34路、37路、42路
Copyright ? 2021 版權所有:寶雞市人民醫院 陜ICP備18007727號-2 陜公網安備 61030002000113號 技術支持:伙伴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