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寶雞市人民醫院官網!
近日,寶雞市人民醫院肝膽胰脾外科成功為一名86歲遲發性脾破裂患者實施腹腔鏡下脾切除術。該手術僅使用5個1-2cm小切口便完成脾切除手術。整個手術過程順利,僅用時1小時余便成功完成手術。術后患者恢復良好,很快便康復出院。


該患者是一名86歲老年男性患者。來院就診時家屬代訴,老人4天前不慎摔倒,自覺無礙便未及時就醫,3小時前突發左上腹劇痛伴惡心嘔吐,遂來我院急診科就診。
急診行CT檢查提示:脾臟密度不均勻升高,考慮脾破裂。在就診過程中,患者逐漸出現心率增快,血壓降低,行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結合患者既往病情及輔助檢查,考慮脾破裂可能性極高。患者病情危重,醫院立即啟動綠色通道,急診科、肝膽胰脾外科、麻醉手術科等科室共同協作,將病人由急診搶救室直接轉運至手術室急診手術治療。
術前,肝膽胰脾外科主任金上博提出:患者高齡,使用傳統開腹行脾切除術,手術切口往往需要20-30厘米甚至更長,對患者創傷極大。即便患者能成功手術,也極易因為術后各種并發癥導致患者病情惡化,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經過科內團隊討論后最終決定采用腹腔鏡微創技術為患者實施脾切除術。該技術相比傳統開腹手術對患者創傷更小,僅使用數個小切口即可完成手術,術后患者各類并發癥相較于傳統開腹手術的發生概率更低,但微創手術對術者的技術水平有著更加嚴格的要求。
術中,探查可見患者脾臟包膜下巨大血腫并包裹脾臟,包膜表面可見裂口,并伴有活動性出血,考慮遲發性脾破裂。由于患者年齡較大,必須盡量將手術時間縮短,否則隨著手術時間的延長,患者術中術后出現麻醉風險及各類并發癥的可能將大大增加。然而,脾臟周圍密布著脾動脈、胃短動脈等各式各樣的血管,如同布滿引線的火藥庫,想要快速、精準分離脾臟周圍組織與血管更是難上加難,任何1毫米的偏差都可能引發難以控制的大出血。患者在術前已經出現休克征象,如果術中再次出現出血等情況,極有可能造成難以挽回的結果。科主任金上博與副主任張曉賓通力合作,憑借高超的手術技術及豐富的手術經驗,不到1小時即完成脾臟的切除,整個手術過程也僅僅用時1小時余。術中患者生命體征穩定,病人平穩完成手術。


術后,患者被送往重癥醫學科監護治療,當晚即脫機拔管,第二天早晨便由重癥醫學科轉回普通病房,并很快康復出院。
病例專家說:
分析該患者的成功救治過程,專家介紹到:
一、遲發性脾破裂:高齡患者的跌倒外傷后的隱匿危機
脾破裂可分為即時性與遲發性脾破裂兩類,后者約占外傷性脾破裂的10%-20%,多發于外傷后48小時至7天。本例患者因受傷后自感無特殊不適,未就醫詳細檢查,導致脾臟包膜下血腫持續擴大最終破裂。高齡患者因血管脆性增加、凝血功能減退,更易發生遲發性破裂。典型表現為左上腹持續性疼痛(可向左肩放射)、惡心嘔吐及進行性面色蒼白,嚴重者迅速進展至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導致患者死亡。
二、腹腔鏡微創技術:高齡手術的突破性選擇
相較于傳統開腹手術,腹腔鏡技術呈現顯著更多優勢:
1.精準干預:團隊運用腔鏡影像導航系統,不僅能高清放大視野,精準操作,也能探查腹腔其他臟器及器官,減少隱匿性損傷可能;
2.微創獲益:數個1-2cm小切口顯著降低術后疼痛評分與切口感染率,并大大降低術后各類并發癥如腸梗阻、腸粘連、切口疝等的發生概率;
3.時效控制:精湛手術技藝將手術時長控制在1小時余,有效規避高齡患者長時間麻醉帶來的各類麻醉風險。
三、多學科協同:構筑圍術期安全防線
針對患者突發病情,我院急診科、肝膽胰脾外科、手術室、重癥醫學科、呼吸內科、心血管內科等科室通力合作,共同為患者術中及術后病情管理及治療保駕護航。
結語:該病例充分體現我院在急危重癥微創救治方面的技術積累與沉淀。一是成功挽救高齡危重患者生命安全,展示了醫院及科室對處理危重病人的技術;二是體現出我院多學科協同治療疑難危重病人的能力,使得危重癥患者經過治療后能快速康復出院,并為突發急危外傷患者的治療有了創傷更小、恢復更快、方法更新的選擇。另外,通過精準評估體系與微創技術的更新,采用腹腔鏡微創手術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不僅能精準切除患病部位,還能減少患者術后各類手術并發癥發生,極大的提高患者術后康復速率。
地址:寶雞市經二路新華巷24號 電話:0917-3272497 Email:bjsrmyydb@163.com
乘坐車次: 北門:4路、5路、6路、7路、8路、9路、10路、17路、36路 南門:33路、34路、37路、42路
Copyright ? 2021 版權所有:寶雞市人民醫院 陜ICP備18007727號-2 陜公網安備 61030002000113號 技術支持:伙伴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