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寶雞市人民醫院官網!
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稀薄的空氣、劇烈的溫差和相對滯后的醫療條件,讓急性心肌梗死成為威脅當地群眾生命的“高原殺手”。急性心肌梗死發病急、進展快,黃金救治時間僅有數小時,而高原特殊的地理環境不僅增加了患者發病風險,更給醫療救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2025年11月11日阿里地區改則縣人民醫院成功完成區域內首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療,為雪域高原的心血管急癥救治開啟了新的篇章。

73歲的藏族牧民扎西(化名)突然出現持續性胸痛,伴有大汗等癥狀,被家人緊急送往改則縣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貢桑央金啟動胸痛綠色通道,完善心電圖檢查、血常規及心肌酶等相關檢查,迅速確診其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這是最兇險的心肌梗死類型之一,若不及時開通堵塞血管,患者可能在短時間內死亡。面對危急情況,迅速聯系陜西第“十一”批援藏隊員寶雞市人醫院閆振主治醫師,由于醫院尚不具備急診介入治療條件,且前往上級醫院的路途遙遠、路況惡劣,轉運過程中隨時可能發生意外。通過評估患者無溶栓禁忌,結合高原環境下人體生理特點,果斷決定實施溶栓治療。溶栓治療是通過靜脈注射溶栓藥物,溶解堵塞血管的血栓,恢復心肌供血,但其操作對時機把握、劑量控制和并發癥預防要求極高,尤其在高原低氧環境下,患者對藥物的反應和耐受性與平原地區存在差異,增加了治療難度。

閆振立即啟動急救流程,嚴格按照溶栓治療規范,為患者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從藥物配置到靜脈輸注,每一個環節都精準操作;同時,密切監測患者的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隨時應對可能出現的出血、心律失常等并發癥。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在藥物輸注30分鐘后,患者的胸痛癥狀逐漸減輕,心電圖顯示ST段開始回落,這意味著堵塞的血管正在逐漸開通,心肌供血得到了恢復。
經過后續的精心監護和治療,患者的生命體征逐漸平穩,轉上級醫院進一步評估。此次首例溶栓治療的成功,不僅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更填補了區域內高原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療的空白,驗證了在高原環境下開展溶栓治療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雪域高原的醫療工作者們始終堅守在生命防線的最前沿,他們克服著缺氧、嚴寒等惡劣環境帶來的挑戰,不斷探索適應高原特點的醫療救治技術。此次首例溶栓治療的成功,是陜西第“十一”批援藏隊員專業素養與責任擔當的體現,更是高原醫療事業發展的重要突破。未來,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提升和救治網絡的逐步完善,必將有更多雪域高原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黃金時間內得到有效救治,讓生命之光在高原之上更加璀璨。
地址:寶雞市經二路新華巷24號 電話:0917-3272497 Email:bjsrmyydb@163.com
乘坐車次: 北門:4路、5路、6路、7路、8路、9路、10路、17路、36路 南門:33路、34路、37路、42路
Copyright ? 2021 版權所有:寶雞市人民醫院 陜ICP備18007727號-2 陜公網安備 61030002000113號 技術支持:伙伴網絡